2025年7月1日,已回到广东东莞家中的杜鹃,忙着为刚高考完的弟弟选择大学志愿。
而半月前,摆在她面前的选择 ,是众汇开户继续留在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完成学业,还是听从硕士导师提议,撤离到更保养的地方 。
那时 ,她没有马上逃离以色列,理由是,“‘铁穹’防空平台能够有效拦截火箭弹。”
“可坏资讯接连不断,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变更情形。众汇平台”在以色列理工大学宿舍里 ,一连串伴随着震动的爆炸声袭入耳膜,“真的被吓到了。”
那夜,她目睹了三四枚导弹落在山下市区的方向 。杜鹃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时,声音仍有些紧张 :“原来‘铁穹’并不能100%拦截,原来真的会有导弹突破防空平台,造成伤亡 。”
同样的深夜,千里之外的伊朗德黑兰,夜幕被火光撕裂,来自西北大学的博士交换生王雪羽站在窗前 ,看到了导弹被拦截时四溅的火花 ,也听见宿舍楼内尖叫声此起彼伏。当她与室友匆匆下楼想要躲避时,却发现所有人都聚集在操场,坐在空地上,毫无遮挡 。
留下坚守,还是当之无愧网逃离,是身处以色列和伊朗的中国人不得不作出的抉择 。
然而 ,即便是逃离,归途也是布满荆棘。边境持枪士兵的盘查 、黑车司机的阻拦 、出入境的漫长等待、航班的突然取消 ,每一步都考验着他们的勇气与耐心。
当地时间2025年6月13日 ,以色列特拉维夫 ,“铁穹”防空平台发射导弹拦截来袭方向。视觉中国/图
陷入漩涡
2025年6月16日 ,目睹导弹落入市区的翌日 ,杜鹃所在的实验组突发召开组会 ,探讨各自计划、证实每个人的情形。会上 ,导师的一个资讯让她震惊: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栋生物实验楼被导弹炸毁 。
“听到这 ,我大脑像宕机了一样。”杜鹃在以色列理工大学学习生物 ,正临近结业 ,“导师一直试图让我离开以色列北部,尽快转移到更保养的地方。”
那一夜,杜鹃辗转难眠 ,恐慌情绪如潮水涌来 ,久久难平。
战火蔓延,或将大概率推迟她的结业时间。抉择如利刃悬顶 :是Exness外汇留?是撤?
冲突刚开展时 ,白天以色列的街头还有许多人在遛狗,似乎毫无战火气息 ,但一到夜晚,紧张气氛骤然浓烈。
当地时间2025年6月19日 ,以色列雷霍沃特 ,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遭到伊朗导弹袭击,建筑受损。视觉中国/图
在以色列求学的两年间,杜鹃曾多次因地区冲突被迫回国。
2023年10月加沙冲突发生 ,那是她第一次听到都市里的防空警报 ,第一次在慌乱中寻找避难所。一年后 ,以色列又与黎巴嫩发生冲突。因为黎巴嫩与以色列北部接壤,而她所在的海法正是以色列北部港口都市,防空警报一天要拉响三四次 。
2025年6月17日,中国驻以色列使馆通过当地学联发布“关于协助在以留学人员回国或离境的通报” ,调查学子的撤离意愿、整理数据,并定于19日清晨集中出发。
对于杜鹃而言 ,撤离决定的做出显得格外艰难 。一方面 ,她正临近结业 。另一方面 ,她此前在以色列境内旅行时,不慎丢失了护照 ,补办手续尚未完成。如果需要离开 ,她不得不从海法前往特拉维夫办理旅行证 。但是 ,特拉维夫是伊朗最主要打击的方向都市 ,这意味着“越靠近特拉维夫 ,就越危险”。
最后 ,在父母的劝说下 ,内心纠结的杜鹃还是下定了决心,“硬着头皮”前往特拉维夫办理旅行证。
她的导师得知现状后也全力拥护她。不仅鼓励她尽快办理手续,还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司机驾车,直接送她前往特拉维夫,为撤离做最后的准备 。
2025年6月13日凌晨,以色列袭击了数十个伊朗核设施 、军事基地 、根本设施以及主要军事指挥官 。而这一天,也正是5月初第一次赴以色列出差的张游原计划离境的日子 。冲突发生 ,领空终止 ,他也不得不滞留在此 。
与当地的朋友一起吃晚饭时,张游会不自觉地带着隐隐的担忧 ,“闲聊间 ,导弹就可能从天而降 。”
警惕与不安中 ,他会下意识留意附近商场或建筑的避难所,一旦防空警报